top of page
​請簡單登入。小火子要交流 
  • 作家相片: Kelvin Lai
    Kelvin Lai
  • 2020年1月17日

已更新:2020年1月18日

A:不如在新年假,小組一齊去BBQ,可以玩下聯誼下

B:未必個個鐘意燒烤;新年可能落雨,燒烤唔方便;新年期間d肉貴,唔化算.....

A:咁一齊去行山吧,去郊外睇下靚風景

B:近來涷左,上山可能會大風易感冒;新年假又多人行山,會好逼....

A會覺得B往往「拖後腿」

B會覺得A經常「唔諗清楚」


溝通的前設,需要明白對方是用什麼「語言」或「頻道」!若只按自己的頻道表達,而不理會對方用什麼頻道接收,很難有效溝通,更枉論彼此明白!


面對一位美國人,我們不會對他說普通話;

面對一位西班牙人(雖然唔知點解會遇到),我們不會對他講韓文(縱使你識唱K-Pop)

對什麼人,決定我們嘗試用什麼語言溝通!


這常識同樣可應用在人際關係中。


(一)不同性情的溝通需要


掌控型的溝通需要:直接和肯定的回應,不用轉彎抹角,期望對方直接表達結果和結論,特別有興趣談及一些大方向或有果效的事情,需要被尊重和信任。


社交型的溝通需要:談話需要有熱情和樂趣,一個話題會不知不覺地延伸其他話題s,可以交流不同大大小小的經歷和片段,若發現經歷或感受得到共鳴,會感到很興奮。


配合型的溝通需要:表現是一位很好的聆聽者,也很願意配合他人,但若被細心詢問喜好、意見、感受時,會覺得很被珍重,著重感性交流,有坦誠的分享會覺好很滿足。


分析型的溝通需要:需要仔細和準確的回應,若有數據或事實根據,會有更充足的信心,避免太多誇張或感性的表達,會懷疑是否真實,需要有空間發問和思考。


*然而,關係,不只是一方的改變,另一方也需要有自我調整的地方,才能孕育關係的突破!


(二)不同性情的溝通突破


掌控型的溝通突破:需要學習聆聽別人意見和感受,更多表達對人的共鳴感,以及對人的欣賞肯定


社交型的溝通突破:需要學習減少表達水份,嘗試思考得更有深度,傾談過程中嘗試集中一兩個主題


配合型的溝通突破:需要學習更多表達自己諗法或感受,也可嘗試多探討對事情一些理解、評論、比較等意見


分析型的溝通突破:需要學習善用表情和感情表達,可嘗試一些健康的幽默感,有時可暫且放下對準確性的高度執著

* 在同學、同事、朋友、家人等關係中,若嘗試按對方的性情,給予不同形態的表達,或是自我調整不同的溝通風格,相信會更有效改善溝通關係!


有一次在日本旅行,在一間食店中叫餐,店主一直用日語問我們食什麼?

我們一直用英文加手語來表達,最後,帶著失敗感離開了!

溝通,需要雙方調整頻道!


其他分享文章:

https://www.littlefirehk.org/blog



已更新:2020年1月17日

一班人放Lunch,不同類型的人,有不同的表現:

掌控型:「我地一齊去飲茶吧!」

社交型:「不如我地去飲茶,好唔好?」

配合型:「我無乜所謂,跟大隊!」

分析型:「現在時間飲茶,好多人喎,同埋附近個間d點心無所特價喎......」


現象:我們可以「扮演」不同型態,但總有一種是最自如的,不用費力的!

這是一種Natural Style,是「先天為本,後天發展」,可以看為一種人生的「寶藏」!


這個自然形態,帶給我們三個重要問題,關乎一生的:

一、如何可以更豐富發展這個性格?(從發現自我開始)

二、如何帶著這個性格,與其他不同的性格共事和生活?(發現他者是一生的學習)

三、如何突破這性格的盲點,邁向更成熟的品格?(這是福音對人的挑戰)

莫視任何一個問題,都促使我們面對疑惑、失望,甚至傷害!

 

先來一個簡單的尋寶旅程:


掌控型的人,傾向喜歡做決定和解決問題,待人處事要有高效率節奏,口頭禪是「結果呢?或結論呢?」,內心需要是掌握控制,給人的印象徘徊於自信和有幹勁,與過份自信和給人有壓迫的感覺!


社交型的人,傾向喜歡說話和成為焦點,能量與身處的人群人數成正比,最易認的是臉上的「招牌笑容」,內心需要是別人欣賞,給人印象徘徊於親切友善和健談,與滔滔不絕和不斷需要別人注意!


配合型的人,傾向喜歡聆聽和配合別人,朋友圈子小但有深度和穩定,他們沒有太多意見,因重視其他人的想法,內心需要是和諧關係,給人印象徘徊於一位願意陪伴左右和給人安全感的朋友,與優柔寡斷和不顯眼的一員!


分析型的人,傾向喜歡思考和分析,對仔細的差異有執著,對質素有追求,與人交流時較喜歡談及數據和資訊,內心需要是心靈和外在的空間,給人印象徘徊於強危機感和言之有墨,與過份嚴謹和缺乏情感的感覺!


以上的特徵,是各類型「喜歡」的表現,其「能量」較多放在這些層面上,但不一定反映「能力」!例如:喜歡做決定,不一定做到有效的決定;喜歡說話,不一定說得井然吸引;喜歡聆聽,不一定聽到重點和給予適當安慰;喜歡分析,不一定思考得有層次和深度!

能力,是建立在品格、情商和操練上,是一生的發展!


還有各類的情緒表達、成熟的發展、行為的動機和動力、雙維度的行為表現(大部份人都有一個以上主要維度)等等,留待日後再分享!

 

反省:

神在創世工程中,不斷展現「各從其類」,神造蝴蝶,也造了差不多二萬種「款式」!

創造事件指向:Diversity is a Beauty!


若想拒絕自己的Natural Style,而去羨慕及不斷扮演別人的style,可能會帶給自己一種痛苦,也是違背了這份「寶藏」的原意:天父賜予,是讓我們好好發揮各自角色,豐富自己,也豐富別人!


你的性格,放在主的手裡,可以成為對世界的一份禮物!


其他分享文章:

http://littlefirehk.org



Copyright by Little Fire Limited

  • Facebook - Black Circle
  • Instagram - Black Circle
  • YouTube - Black Circle
  • Google+ - Black Circle

Get our updates

bottom of page